科學界薪酬情況 收入不平等或讓科研更糟2016/4/6 11:44:06 |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發(fā)布者: | 查看:626次

為了描摹收入不平等在科學界的剪影,不用舍近求遠,看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實驗室就知道了。2015年有29名醫(yī)學研究者的收入超過了100萬美元,而且至少有10位非臨床的研究者每人拿回家了40萬美元。與此同時,在很多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的數千名博士后研究員的收入不足5萬美金。年輕的教授即便工作非常努力,但很多人收入仍然不及頂尖科學家的1/4。

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情況并不特殊。勞動經濟學家指出,在很多國家的大學里,精英科學家和那些在一線“戰(zhàn)壕”中奮戰(zhàn)的研究者的收入差距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在擴大。而這種收入的不平等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趨勢:中產階級工資收入停滯不前,而富人收入不斷上升,在頂層和底層收入者之間產生了巨大的鴻溝。1%的超級富豪在許多國家仍然是一個熱門的政治問題。

科學領域勞動力研究者指出,目前科學家的工資數據存在不足,這就使得人們很難了解科學界收入差距的影響范圍以及產生原因。但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Richard Freeman提到,工資差距的深淵往往會讓有天賦的年輕人遠離學術科學界,這點毋庸置疑。

2016年,《自然》雜志的一項薪酬調查數據支持了這一擔憂。數據顯示,3600名調查對象中有一多半都表示,他們?yōu)榱诉M入科學界放棄了之前很好的薪酬,而且將近20%的人并不推薦學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

目前,這些問題并沒有消失的跡象?!半S著競爭的增加和獎勵的減少,收入不平等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峻?!盕reeman說。

不平等

當勞動力經濟學家測量工資間的差距時,他們使用的指標之一就是基尼系數。該系數為0意味著每個人的工資水平相同,系數值為1就意味著出現(xiàn)了最大的不平等,也就是說除了一個人掙了錢其他人都沒掙錢。

2012年在一本名為《經濟學如何影響科學發(fā)展》的書中,喬治亞州立大學經濟學家Paula Stephan利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一份調查數據,計算了該國博士學位授予機構中科學與工程學院成員的基尼系數。

結果發(fā)現(xiàn),在1973年和2006年間在很多領域和師資隊伍中基尼系數都超了2倍,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為嚴重。相比之下,全職的男性員工的基尼系數增加了35%,而家庭僅為18%。2006年,科學教授的基尼系數在0.14至0.25之間,這主要取決于學科和分類,而對于家庭而言,基尼系數為0.47。

為了找出近些年來科學界的薪酬差距如何變化,《自然》雜志同F(xiàn)reeman及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Zhuge Liqun共同合作,基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調查數據計算了研究人員的基尼系數。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2008年時收入不平等情況發(fā)生了輕微改善,但從那時候開始,收入差距似乎一直保持著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相比工業(yè)和政府領域,學術領域發(fā)生了廣泛的擴散。

Stephan提到,推動美國生物醫(yī)藥研究領域增長的一個因素就是在1990年代后期和2000年代早期,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的預算翻倍增長。隨著全國新型研究領域的建立,各個機構都需要引進一批能給自己帶來資助的科學家,這就造成了一小部分頂級科學家之間的競爭,同時也抬高了這些科學家的工資水平。

堪薩斯大學勞動經濟學家Donna Ginther認為,“從事科學研究是有風險而且非常昂貴的。大學減少風險的一種方法就是選擇一些在某個領域已被證明是領軍人物的科學家。”

英國也是如此。薩塞克斯大學科學政策研究者Ben Martin提到,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頂級收入的科學家的工資水平已經同其他研究者遠遠拉開了差距。他推測,從那時開始,這個最高的工資水平就是工會和雇主設定的全國統(tǒng)一最低值的大約兩倍。2013年據英國高等教育統(tǒng)計署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如今該因子已經膨脹超過了7。

提高薪酬

不過,Martin指出,全球科學家日益激烈的競爭,有助于英國學校工作人員工資水平的提高?!斑@也成為了大學能進行運作的一個較大的全球市場?!?/p>

英國大學研究質量的定期評估項目“研究卓越框架”(REF),也可以幫助提高研究者的薪水。這項由英國基金資助機構每隔5年進行的評估,可以幫助決定大學從政府中獲取的用于研究的經費水平。

REF會將大學職員的論文發(fā)表情況納入其中。Martin表示,因此大學會在評估截止前,優(yōu)先雇用一些文章發(fā)行量高的研究者,以提高其REF分數。諾丁漢大學的Gianni De Fraja及其同事也發(fā)現(xiàn),2013年正教授平均收入高的學院,其2014年的REF分數就會高。

另一方面,德國卡塞爾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專家Ulrich Teichler表示,相比美國和英國,在德國從事研究的科學家的工資水平似乎更加規(guī)范。而且,與之前相比,現(xiàn)在更多教授都會憑借自己的優(yōu)秀工作成果,與校方商談,要求提高薪酬。

實際上,在美國,對于很多公立大學而言,工資的差距都很容易在數據庫中檢索到,比如加利福尼亞大學等。但頂級教授在私立大學的收入往往也相當可觀,而這些大學不會將薪酬數據對外公開。

底層人群

有高就有低。非營利機構“研究的未來”的執(zhí)行董事Gary McDowell指出,在薪酬表的另一端,增加薪水的壓力幾乎沒有。隨著資助越來越難獲得,實驗室往往會采用大量低成本的勞動力,保證研究最大化產出。

而這種勞動力環(huán)境往往會以博士后研究者在其學術生涯中犧牲收入為代價獲取利益,McDowell表示,甚至對于那些有幸獲得終身青年教師職位的研究者來說,起始的薪水或許并不是協(xié)商決定。相反他們試圖在新實驗室中獲得更大的啟動資金的支持。

McDowell說,研究者的文化也讓工資保持在較低水平,因為科學家更傾向于視科研發(fā)現(xiàn)的價值遠遠超過經濟利益?!斑M入該領域進行研究就不是為了錢,我們需要一份能讓自己釋放科學研究激情的工作。”他說。

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家Julia Lane提到,收入不平等有利有弊。頂層高薪能吸引生產率高的工人,而底層低薪則發(fā)出這樣一個信號:這不是個好職業(yè)。上述《自然》雜志調查的參與者,超過60%的參與者表示,其職業(yè)領域的前景不如之前。

不過,De Fraja表示,收入不平等似乎對科學家的總體研究表現(xiàn)影響較小。在研究中,他發(fā)現(xiàn),英國高校教職員工薪酬間的差距與其REF績效并不相關。奉行平等主義和精英主義的院系似乎一樣。

但Ginther提到,過大的收入不平等,卻會斷送很多研究者的學術生涯。在較高的競爭領域內,如果較大的薪酬回報總是集中于一小部分科學家手中,那么其他不斷有科學產出的研究者或許最終會對收入和職業(yè)前景失望,而這無疑會讓他們去尋求一份更高薪的職業(yè)?!斑@可能會讓許多潛在科研成果終成泡影?!盙inther說。

Lane則提到,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人們并不充分了解擁有博士學位的科學家是在哪里及如何結束自己職業(yè)生涯的。紐約大學醫(yī)學院博士后事務主管Keith Micoli認為,由于沒有此類信息,年輕的科學家通常會發(fā)現(xiàn),自己經常會根據薪酬水平的錯誤假設作出重要的職業(yè)決定,而且通常當一些博士后發(fā)現(xiàn)長期尋找的工作,起薪并沒有自己希望的那么高時,他們會非常驚訝。

于是,Micoli建議博士后應當潛心做自己的想做的研究:尋找對自己領域感興趣的研究者,并且詢問他們的薪水情況。

哈佛大學博士后研究員Rebeccah Lijek在去年求職時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她認為她能通過自己的朋友圈獲益,獲取關于工作和薪資的更多信息,如果沒有提前聯(lián)系和溝通,或許會讓自己的求職路處于劣勢。“誰掌握信息,誰就能受益匪淺?!盠ijek說。(張章編譯)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門課程
  • 您的電話: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課程
找到了感興趣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