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考試民族風情:三門峽喪葬禮俗2016/5/26 16:38:29 |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發(fā)布者: | 查看:884次


壽木——俗稱棺材、棺木。泛指為老者死后準備的裝殮木材,尊稱壽木。民間多以柏木為貴,次為松木、楸木、桐木,雜木最次之。富豪人家非柏木不用,并講求寸半以上的厚度,外用大漆(生漆)漆3遍,甚者5遍,漆黑锃亮,肅穆異常。一般家用松木、桐木者居多,刷成黑色,用桐油或一般雜漆涂一、二遍。也有窮家以白棺殯葬的,或只涂黑色而已。山鄉(xiāng)仍沿此俗。

老衣——也稱壽衣,裝殮亡人的衣服,一般在老人(六七十歲時)生前已做好備用。鄉(xiāng)村講究里外5件或7件,藍、灰、黑色,忌紅色。用綢、平紋稀布或上好布料作料。富家為綢緞料。男衣外為長袍短褂,女衣為上衫下裙。有的人家事先無備,在人臨亡時或亡后,忙置衣料,請來鄰里、親屬趕做:還有的來不及裁制,又急于裝殮,即以整塊布料或綢料覆蓋死者身上以代之?,F城鄉(xiāng)居民仍沿此俗,衣料更趨高檔。

報喪——老人亡后,其子女是在當天或第二天,去舅家報喪。報喪時著孝衣,穿孝鞋,腰系苘麻繩。欲稱披麻戴孝,見到舅父、舅母,須跪下叩頭,哭訴老人死亡情況,以求舅父寬容。有的人家來不及制作孝衣,只戴上孝帽,穿孝鞋去報喪,此俗農村仍沿襲,但已不太講禮儀。亡人殯葬日確定后,還要向其他親朋報喪。靈寶縣、澠池縣老人亡后,其子女不能去舅家報喪(黑頭孝子不出門),派鄰居或親友去報喪。

亡人禮數——老人斷氣(或將要斷氣時),男者要剃頭、洗臉、洗腳;女者需梳頭、洗臉、洗腳,俗稱凈身。之后,給亡人脫舊換新穿老衣,并記下拇指與其余四指的位置(男左女右),口含銀絲或錢幣,左手捏“如意”紙錢,右手或袖簡里,塞人烙餅(俗叫打狗餅)或麥皮。 迷信說,以防過“惡狗關”與“螞蟻關”備用。雙腳綁以紙繩或麻繩,防尸變(驚尸)。最后,移尸靈床或靈堂,白紙蓋臉。男停中堂,女停內室。床頭置油燈一盞,曰“照尸燈”。后即布置靈堂。

靈堂——亡人凈身、穿戴好后,靈床移人靈堂。堂內設靈桌一張或多張,供牌位、遺像及香爐、供晶.供晶有全雞、肉塊、糕點、水果、油炸食品等。靈堂門前置一匹紙馬和一個牽馬娃,馬背搭紙褡褳,內裝紙元寶、紙錢。還有金山、銀山、白花樹、花環(huán)以及各種紙扎。門上貼白方紙塊,子孫們著孝衣,孝帽、孝鞋,跪靈前點香,燒“倒頭紙”(厚黃表紙),嚎啕大哭,為亡者舉哀。近族、鄰親前來焚香、燒紙箔,哭泣致哀。兒女們晝夜坐草輪流守靈。貧戶人家,也有將靈堂搭棚另設院內、窯內的。

寫牌位——書寫靈堂桌上的靈牌。舊時大戶人家講究書寫儀式。孝子聘請禮生(當地士紳)三、五人來寫。先是請一人將牌上內容寫好,然后禮生們肅立兩旁,其中一位職份高的掌珠砂筆為點主官,另一位喊“秉筆”,接喊“書大清”(或·書民國”),或喊“穿神”,最后喊“點主”、“書印”。掌紅筆者,依次或書或畫點于牌位上?!按┥瘛笔窃趯懞玫纳褡稚袭嬌弦回Q道;“點主”是在牌位下邊的主人姓名字上點一紅點;“書印”是豎牌位兩側寫一印字。寫牌位完畢,孝子舉哀、奏樂。

選穴——人死后,即請陰陽先生(也稱風水先生,村中相宅、相墓業(yè)者),按亡人屑象、生年、亡故時辰、手指部位及長子屬象、生年,推算殯區(qū)、方位、穴向和深淺。還要親到墓地,親自選穴定位、指導掘墓等。

入殮——即入棺。先將棺內撒上些灰、煤灰和棉花,鋪上黃布,此謂“鋪金”。上蓋白布叫“蓋銀”,象征后世富有之意。鋪的褥上,擺7個銅錢,形如“北斗”曰“七星錢”。亡者人殮時,取下蓋臉紙。口含錢,及絆腳繩,子孫以棉花沾酒,抹亡者耳,目、鼻、心、手、腳。此叫“開光”。然后亡者四周塞滿舊衣服,防尸動。娘舅家人驗看后,覆白布,下來是舉哀釘棺,孝子哭喊:“親人躲釘”。殮畢,即該出殯了。 。

出殯——俗稱安葬。富裕人家在出殯日,要請嗩吶班吹打。這天,三親六故、鄰里親友都前來送禮品、送紙扎、送花圈、送布幔等。早餐后,執(zhí)事人喊“起靈”,預約好的幾個年青人,進到靈堂將靈柩抬出,綁扎停當。起行時,各式紙扎與嗩吶班在前,孝子執(zhí)靈幡。次子捧遺像、牌位,長子抱食罐、喪盆緊跟,其他晚輩執(zhí)哀杖(俗稱哭喪棍)排后。男孝在前,女孝在后。唱禮人一聲號令,即抬靈柩起動。棺木路過他人家門,該家即備谷柴點燃(趕殃)。到墓地棺木落地,行落靈禮。行祀土禮、安葬禮。民國時期,靈寶縣大戶人家老喪或有地位的人出殯,行走大街,有扯靈之舉,即多人分兩行拉扯孝布近里許。把送喪隊伍夾在其中,以示威風、隆重。解放后絕跡。

擺祭——亡人出殯,靈柩經過的路口、街頭,亡人的外甥或女婿、至親好友,為表示衰吊,在路邊擺桌,焚香獻供。桌上有古董、衣鏡、花瓶,桌前有各種祭品,有面食、果晶、油炸食品,以及全豬,全羊、全雞等。擺祭有一桌至數桌,其規(guī)格大小,視擺祭者貧富而異,靈柩經祭桌前停住,樂人奏樂,焚香,燒紙,祭者三拜九叩,孝子陪祭致哀。此俗現已少見。

報廟——人亡后,喪家子女要到村上的土地廟報喪,請土地爺注銷陽間戶籍,報上陰間鬼簿。儀式是:端一個托盤,放四個饃、一爐香、三張黃表紙,到廟前(沒土地廟的可在十字路口)祈禱,燒紙、叩頭。之后,端托盤回去,不準回頭看,否則土地爺那里就報不上了?,F此俗已少見。

紙祭——辦喪事的迷信品。舊時富戶人家,多借死人擺闊氣,請來能工巧匠大做紙扎。以竹桿、高粱桿、葦桿或木條做支架,以五色紙,金銀箔或彩綢為表糊面,扎成人、馬,牛、羊、虎,豹、豬、雞以及金山、銀山、車轎、房院等等。有的靈柩外邊,也用紙罩槨,前為龍頭,后為風尾,中為獅身。起靈時,所有紙扎一‘路擺開,前有嗩吶、鼓樂,炮杖開路,浩浩蕩蕩一、二里長。圍觀者眾多,甚是排場。一般人家,只扎些紙馬、紙山、紙樹等。抬到墳上,點燃火化。

安葬禮數——棺木下墓穴后,孝子下墓內,拂去棺上灰土,放食罐、油燈、墓志。之后,眾人填土,至小穴洞口處留一小洞,倒酒燃火,火正旺時,用事先備好的一塊石塊,堵住洞口,填土掩埋。此叫“收原氣”。整墓冢時,先插入柳樹枝,孝子痛哭,焚香燒紙扎,放喪盆。安葬完畢,孝子回時走數丈遠一回首叩頭,直至家門。晚上孝子向墳前送火,俗稱“怕怕火”(趕殃之意)。第二天,孝子、孝婦等,穿孝衣,拿禮品、香火、五色紙、笤帚毛、熱水餃,到墳前哭祭。孝子輪次用笤帚毛掃墳,左掃掃,右掃掃,邊掃邊念叨。然后把餃子埋在墳的四角。事畢,眾衷泣返家,如遇栽樹季節(jié),孝子要在墳周圍栽上柏樹和楸樹,或棗樹,以壯墓色。

有殃、無殃——俗稱人亡為不祥,要請陰陽先生依故者生年、屬象、亡時和長子生年、屬象,來推算與確定是否“犯七”、“重喪”、“有殃”、“無殃”。無殃可免“出殃”,有殃即要“出殃”。出殃的儀式是:按陰陽先生推定的日期時辰,在死者屋內、院內等處,撒上青灰,打開屋門、院門。全家老少離開宅院(雞狗不留)讓死者幽靈出走,或稱讓小鬼把死者魂兒領走,家人等時辰過了,到屋內敲鑼,在院內放炮,沖散鬼魂,此即謂“出殃”,或稱“趕殃”。此儀式,一般在傍晚進行。

犯七——如陰陽先生推算亡人“犯七”,喪家在祭吊的七七四十九天中,(逢七天一祭),就要避過七,包括明七、暗七(即十四、二十一、二十八等)。在這一天不能哀祭,否則不吉利,要提前一天舉行祭奠。

重喪——如陰陽先生推算犯“重喪”,喪家就要舉行破解,否則喪家會連遭不幸,本年內還會死人。破解法是:另作一小棺木,裝一面捏人,放在大棺木小頭底下,一同埋人墳內,即算破除。

穿孝——老人死后,兒孫為表示哀悼’,直系子孫、媳婦,要每人做一孝衫、孝鞋、孝帽、直穿至謝孝日。葬后三日為“祭墳”,七日為“小期”,21天為“三期”(也稱“三七”),35天為

“五期”。百日、亡人生日,孝男孝女上墳祭奠。期年為周年,曰小樣,兩年曰大祥,三年將滿為漳禮。三年過換孝衣。所謂守孝三年,至此了結。此俗鄉(xiāng)間仍沿襲。市區(qū)無此俗。

謝孝——謝孝日由孝子同舅家人商定。有的鄉(xiāng)村在亡人三、五天后謝孝。謝孝時,孝子穿孝衣帶禮品(祭品),到舅家祖宗祠堂,或先人牌位前告祭,燃香,叩頭,祈禱。意思是親人故去,請長輩魂靈在陰間多予關照。午飯后,向舅父、母叩頭辭行?;氐郊液?,就可脫去孝衣,只戴孝帽或穿孝鞋。有的鄉(xiāng)村風俗,謝孝日在三周過后進行。此俗現已少見。

合葬——生前夫妻,死后要實行合葬。如男(或女)先亡,妻后亡時,其兒女可以舉哀合葬;如先亡者未過三年,要分別臨時安葬,待過三年以后,其兒女要給老人合葬。合葬一般是歸人祖墳地(永久安葬地),儀式可大可小,依貧富情況而定。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門課程
  • 您的電話: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課程
找到了感興趣的課程!